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
据报载,从2002年春天开始,国内教育部将在北京、上海、南京等城市的部分小学、婴幼儿园进行学科学的试点工作,届时三岁的孩子就要开始学科学了。
看到这条新闻,你一定会感觉这实在是一件新鲜事,你的心中也不免会有的疑问:科学,这是个神秘莫测,艰枯燥的字眼,孩子才2、三岁,如何可能学习科学呢?孩子目前年龄还小,要等他们上学将来,才能朝这个美梦前进。其实不然,从非常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学习科学了,他们是天生的科学家。假如你还有怀疑就请看以下的一段生活场景:
一岁半的菲菲坐地地毯上搭积木,母亲拿来一瓶乐百氏让她喝,她喝了两口,(有一些奶汁洒出来,浸湿了一小块地毯,但菲菲好像没注意到)把瓶子放在身边,又津津有味地玩了起来。无意中她摸到了湿湿的地毯,她抬起头来,四处张望,又用手触摸着湿湿的地毯,忽然她看见了乐百氏,她拿过瓶子,把瓶口冲下,倒出几滴奶,她又摸了摸,笑了起来,又心认可足地玩起积木来了。
菲菲的上述表现是典型的科学探索:她发现问题(地毯为何会湿?)探寻答案(四处张望)提出假设(把瓶子里的奶滴到地上尝试一下)得出结论(开心地笑了)。你看,菲菲是否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!在这个探索过程中的发现对于成人来讲是微不足道的,而对于孩子来讲则是在他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得出的新结论和新发现。这种发现和创造被心理学家马斯洛形容为再造性的创造。这种创造性水平是孩子智商进步的要紧组成部分。仔细回想一下你的孩子在日常的表现,是否也有很多像菲菲一样充满了发现的创造的过程呢?孩子和母亲在户外玩捉影子的游戏时,在躲闪和奔跑的过程中他们发现,只有在阳光下才有影子,躲到阴凉的地方,影子就没了,就不会让其他人踩住影子了,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感悟了影子和太阳、光线之间的关系;在玩风车的时候,孩子会通过我们的探索发现很多的秘密;没风的时候,站着不动,风车是不会转的;挥动手臂,小小的风车转起来了;迎着风跑,风车转得更快这就是孩子学科学的第一步。科学决不等于枯燥的公式和高深的理论,它就在大家的日常,假如父母可以敏锐地找准时机,引导孩子,将会使孩子受益多多。
家庭最温馨的科学实验室
家庭是孩子获得温暖、亲情、微笑和抚爱的地方,但还不止这类,家庭还是孩子学科学和最佳场合。
厨房:当母亲在厨房里忙着择菜洗菜炒菜时,孩子也会好奇地跟到厨房里面来。母亲总是会把孩子推出厨房,让他到外面去玩我们的玩具或者看电视。其实在孩子的眼中厨房是个十分有趣的地方,有很多好玩有趣的东西,孩子都想去摸一摸,动一动。母亲何不借助这个机会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呢?在择菜时给一棵青菜,也让他学着母亲的样子把菜叶掰开,再让孩子帮助洗菜,看看洗菜盆里什么菜浮起来了,什么菜沉到水底,母亲再讲讲青菜的名字,说说吃青菜对人身体有哪些好处;炒菜的时候,让孩子认一认各种各样的调味品,闻一闻气味;煮饺子的时候,让孩子察看饺子如何从锅底慢慢浮到水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