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江入大荒流”是源于唐朝诗人李白的《渡荆门送别》一诗,意思是长江滔滔奔涌,流入广袤荒原。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,描绘了诗人坐船渡过荆门,离得远远的故乡,前往楚国故地游览的情景。
江入大荒流的上一句是什么
山随平野尽。
源于李白的《渡荆门送别》。
虽是一首远游思乡之诗,却不见哀愁颓唐之态,反而在读后徒增一种豪情万丈、大方磅礴之感。特别是这句千古名句,意境大开大合,大有山河壮观秀丽、生活辽阔之感。
原文:
渡远荆门外,来从楚国游。
山随平野尽,江入大荒流。
月下飞天镜,云生结海楼。
仍怜故乡水,万里送行舟。
渡荆门送别从表达方法角度赏析诗的首联
《渡荆门送别》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律诗。从表达方法角度来看,诗的首联“渡远荆门外,来从楚国游”具备丰富的意境和情感。
首联中的“渡远”二字表明了诗人离得远远的故乡,迈向未知的远方。而“荆门”则是指出诗人的旅途中的一处要紧关隘,也是他与故乡的分界线。这一联不只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,也展示了他对将来的憧憬和决心。
同时,“来从楚国游”则表明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楚国的向往。楚国在唐代是一个文化兴盛、经济发达的区域,诗人选择前往楚国游历,既体现了他对故乡的眷恋,也表现了他对将来的追求和探索。
总的来讲,首联通过简洁明了的表达方法,传递了诗人深深的离别之情和对将来的向往和决心,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。
渡荆门送别各联运用的表达方法
1、渡远荆门外,来从楚国游。
这两句是总引,陈述诗人离开家乡坐船渡过荆门。这两句具备穿针引线、贯串全诗的要紧用途。
2、山随平野尽,江入大荒流。
这两句概述。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、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。
3、月下飞天镜,云生结海楼。
这两句以移步换景手法,从不同角度第三概括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。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,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、天空的高远,艺术成效十分强烈。
4、仍怜故乡水,万里送行舟。
这两句是抒情作结,写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,言有尽而情无穷。